【资料图】
“连日来的几场雨,终于让堰塘里蓄上了一些水。”7月26日,站在一口堰塘前,常德市澧县盐井镇白马庙村党总支书记陈华香舒了一口气。今年来,白马庙村抢抓工期,对村里9口堰塘进行了清淤扩容,新增蓄水11.6万立方米,改善灌溉面积925亩,切实增强抗旱减灾能力。
像白马庙村一样,掀起小水源建设热潮的乡村数不胜数。据市水利局统计,今年全市下达堰塘清淤扩容增蓄指标1300口,计划新增蓄水能力280万立方米。截至7月20日,今年全市省级计划内堰塘清淤扩容已完成1240口,完成率在95%以上。
“我们采取‘机械+人工’的方式,对塘堰内淤泥、砂石和垃圾进行全面彻底清理,由于恢复农村小水源蓄水能力项目发动早、实施快、成效好,发挥了抗旱保灌的重要作用。”石门县白云镇相关负责人表示,自去年下半年以来,全镇整修堰塘400多口,有部分肥沃淤泥“变废为宝”被运到恢复的农田里,当作肥料,发挥淤泥最大效益。
据了解,常德市小水源工程数量大,其中骨干塘有1.66万处,一般塘约13.5万处。由于大部分小水源工程兴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,经过数十年的运行,蓄水、灌溉能力严重萎缩。2022年,常德市遭遇自1961年以来最严重的气象干旱,在连续数月的高温干旱下,农业生产用水难以保障,“水源蓄不住水”的问题亟待解决。为此,市水利局全力推动“千村万塘”扩容三年行动计划,准备在三年时间内对全市12000口堰塘进行清淤扩容整治。市、县两级政府安排了一定数额的奖励资金,对堰塘清淤扩容工作进行奖优罚劣,以形成上下联动、比学赶超的良好局面。
此外,项目完工后,水利部门还将采取县级自验、市级抽验的方式进行项目验收,确保质量过关,为推动常德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水利支撑。
上一篇:行走蓉城|大运会里的成都印象
下一篇:最后一页
与牧马人4xe相比如何?它与吉普车的17 3kWh装置几乎相同,充电功率高达7
近日,安徽省自然资源厅牵头起草《安徽省生态保护红线监督管理办法(征
诈骗公私财物,数额较大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管制,并处或
外形酷似“古蜀之眼”的三星堆新馆是目前西南地区建成的最大遗址类博物
据中央气象台预报,今年第5号台风“杜苏芮”(超强台风级)7月27日21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