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> 财经 >  
余庆:人大代表为人民 履职尽责助振兴
来源: 当代先锋网      时间:2023-07-30 05:40:20

深入村组向群众讲解国家政策,到田间地头传授农技知识,积极帮助群众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,依托现代电子网络技术打造智慧社区……近年来,余庆县各级人大代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,助力全县高质量发展。

走进乌江沿岸的花山苗族乡万里村隔山门茶园,茶园的主人朱光喜正在茶树间来回穿梭着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“这里生态环境良好,全村120余户村民种植茶叶,共有茶园面积6800亩,年产值2000万元左右。”因茶致富的人大代表朱光喜对这片茶园有着深厚的感情。

隔山门生态茶园是余庆县依托生态优势,大力发展茶产业的一个缩影。如今,全县有茶园面积21.3万亩,茶产业已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,6.38万群众因茶兴业、因茶致富。

构皮滩神仙茶、小叶苦丁茶、泡辣椒、满溪红金橘,如今都是线上的热销产品。2021年,县人大常委会委员、县融媒体中心工作人员陈晓兰在一次下乡途中,听到很多当地果农反映说受疫情影响水果卖不出去后,很痛心,于是利用自己和同事的人脉,组织发动大家一起搞网络直播,帮助群众售卖农产品。

2023年以来,余庆农特商城共直播带货农特产品72场,售卖产品1589件,销售金额达9万余元。陈晓兰说:“我们会将直播一直做下去,帮助更多农户在线上销售产品,同时,让更多的余庆农特产品走出贵州,走向全国。”

在大乌江镇凉风村,群山环抱中,“石印”有机水稻种植基地坐落于此。

2016年,在外打拼多年的陈刚带着浓浓的家乡情怀回到余庆,探索“公司+农户”模式,承包了300余亩闲置农田种植有机水稻。2019年,公司成功获得有机产品证书,并注册了“石印”商标,走上了组织生产、精深加工、市场销售为一体的绿色产业发展路。

在新一届的人大代表换届选举中,陈刚高票当选为新一届县人大代表。现在,他带领群众,组建了7个家庭种植小组,基地覆盖面积达到了500亩,示范基地平均亩产达300kg,亩产值达10000余元,基地总产值480万元。

如何才能有效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,为老百姓办更多的事情?这是敖溪镇柏林村的县人大代表、村党支部书记毛柏林一直努力在做的事情。

“2021年,我们依靠合作社烟花爆竹经营店,为村集体创收30余万元。我们还依托敖溪苦丁茶产业,引进杯泡茶项目,每年可加工80余万杯,经营性收入达280万元,纯利润50万元以上。”谈及村里的发展,毛柏林脸上难掩自豪。

2022年,柏林村在茶叶加工、烟花爆竹、烤烟、农资销售及乡土农副产品等方面持续增收,村集体经济纯收入累计达到300余万元。

“助力高质量发展,每一个人大代表都要立足自己的岗位实际,做好每一件小事,提出可行性建议,努力得到百姓的认可。”毛柏林说。

杨国军

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安通

编辑 李坚

二审 孙蕙

三审 杨惠

标签:

X 关闭

X 关闭